襄阳备考技巧

首页 > 湖北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

未知 | 2022-05-24 10:35

收藏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流行元素越来越多样,但人们对非遗的关注与喜爱却日益高涨。近年来,通过非遗文化、非遗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在此过程中,非遗文化也获得更持久的活力。毫无疑问,“保护+发展”的双赢模式是乡村振兴中的“康庄大道”。

  吸引群众参与,传承非遗文化。“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做好非遗传承重点在于要让民众明白“什么是非遗,如何保护非遗”。非遗传承,大众参与是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珍贵的技艺绝不能“闭门造车”,推陈出新才能赢得年轻人关注,才能有更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让年轻人喜欢并参与到这份事业中,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就会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

  创新传承形式,传承非遗文化。今年年初,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舞蹈节目火出圈,也带给我很多启发。其实,《唐宫夜宴》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中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并巧妙通过创新形式让年轻人感受这份精神瑰宝的魅力所在。非遗的发展需要更加新颖的表达和更加现代的呈现,将传统文化用时尚的、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包装,才能让子孙后辈们重新认识和热爱上我们的民族文化。立足新时代,随着互联网发展的蒸蒸日上,如何应用“互联网+文化”,创新非遗展现形式正是当下非遗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

  政府强化引导,传承非遗文化。非遗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下,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展现文化魅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的是:非遗传承缺少群众根基,缺少政策扶持,缺少传承人……如何让更多学生了解当地传统工艺,挖掘和培养一批感兴趣、有情感的年轻人传承这些工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就需要政府做好引导,在职业技术类学校、岗位技能培训等方面,多开设相关课程,由近及远,久久为功,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

  无论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水下洛神还是刚柔并济,恢弘大气的龙门金刚抑或是仙风道骨,淡雅高洁的白鹤少年……这一个个文化栏目火爆的背后,也代表着非遗的一次次崛起。深耕中华文化,做好非遗传承人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国家的期待,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以身示范。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