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选择基于前阵子发生的一个热点事件---中兴芯片之殇。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最近日报的文
章,“网络强国”“创新技术”等字眼层出不穷,可见国家对于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中兴芯片事件无疑是
对中国核心技术制造的一记响亮耳光,如何引领创新,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才是中兴芯片之
殇背后应有的反思。这个标题就以创新为点,真正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唯创新者胜,唯创新者强啊!】
美国商务部日前宣布,今后 7 年内,将禁止该国企业向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出售
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这一事件不仅对包括中兴在内的高科技企业产生影响,而且在舆论
场上引发深入讨论,其中的一个关注焦点是,出口禁运触碰到了中国通信产业核心技术缺乏的
痛点。“缺芯少魂”的问题,再次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请大家记住这个开头事例,以后我们写
创新就不要总是举正面例子了,不要总是华为苹果。完全可以以此次热点事件为反面事例,然后强调创新
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是非常加分的亮点。】
这些年来,中国通信产业发展迅速,芯片自给率不断提升。华为的麒麟芯片不断追赶世界
先进水平,龙芯可以和北斗一起飞上太空,而蓝牙音箱、机顶盒等日用品也在大量使用国产芯
片。但也要看到,在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的通信、军事等领域,国产芯片还有较大差距。
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进口芯片金额高达 2300 亿美元,花费几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进口
金额的两倍。此次事件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
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点出中兴芯片之殇的主要原因------核心技术不过关,国内基础芯片合
格,但离高技术芯片还有一定差距。】
面对技术差距不能盲目悲观,对中国的高科技发展丧失信心,而应该激发理性自强的心态
与能力,通过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术。“可以预见,从现在开始,中国将不计成本加大在芯片
产业的投入,整个产业将迎来历史性的机遇。”一位投资人如此评论道。确实,如果我们能够
痛定思痛,加快推进互联网和信息产业政策完善和科技体制改革,并产生更强的改革紧迫感、
凝聚起更大的改革力量,那就有可能把挑战变成机遇。【第一个对策:激发理性自强的心态与能力,
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术。这件事确实是对中国互联网核心技术制造业的一个沉重警醒,在全国网信工作会
议上,几大常 委、最高领 导全部出席,可见国家对于这件事的重视,大家也要注意,这块可能是未来申
论以及面试的热点。记住要积累对策。】
对互联网和信息产业来说,商业模式的创新固然能够带来流量和财富,但最终比拼的还是
核心技术实力;对政府部门而言,应该形成更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环境,比如说芯片
设计具有试错成本高和排错难度大的特点,就需要从更大层面统合科研力量、实现集中攻关。
就像中兴在内部邮件中所言,“任何通往光明未来的道路都不是笔直的”,突破核心技术肯定
会带来阵痛,但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是为了用现在的短痛换来长远的主动权。
我们不必为今天的封锁惊慌失措,中国的高科技能够克服初期从无到有的困难,也有信心在后
期突破核心技术的瓶颈。【第二个对策:对政府部门而言,应该形成更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环
境。很多同学写政府应该怎么做都会写的非常模板,这个论点给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将作法联系主题,细
化一下,就会非常贴题。】
保持信心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因遭遇屈辱式的制裁而产生极端偏激的情绪。一方面,中国
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有足够的腾挪空间;另一方面,国产通信产业从零起步,如
今发展到与世界通信巨头并驾齐驱,并在 5G 时代展现出领跑能力,绝不是得益于自我封闭。
那种把封锁当作“重大利好”“自主研发春天来了”的偏激声音,把扩大开放与自力更生对立
起来,反而不利于高科技的技术攻关。事实上,封闭最终只能走进死胡同,只有开放合作,道
路才能越走越宽。美国这次实施出口禁运,国内的相关供应商股票应声下跌、损失严重,就是
一个明证。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努力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在与世界的互利共赢中实
现自主创新。【点出最后一个对策点:开放合作,在与世界的互利共赢中实现自主创新。这个点写的非常
有深度,而且彰显了大国气质,算是升华论点!请大家积累。说理也非常到位,这整篇文章大家多读几遍
感受一下文笔,非常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
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习
近平总书记的告诫可谓刻骨铭心。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也是花钱买不来的。中国经济
发展的下半场重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这条路很长,但只要用心做,
就一定能实现目标。【虽然总是嫌弃大家结尾写太长,但如果是这样的文笔结尾,写的长也没问题呀!
结尾回扣主题,相当好!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