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申论

首页 > 湖北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湖北公务员时政热点:从“急着走”到“待不够”

未知 | 2021-03-31 20:02

收藏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如今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低、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效能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适应人民改善生活品质新期待、补齐文化发展短板弱项?一座县城图书馆提升了人气、一个小城建设多个博物馆保护文物、一个图书漂流柜延长了阅读半径……本版今起推出“会后探落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系列报道,关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创新做法,寻觅公共服务发展中的文化力量。

——编 者

周末,河南省延津县图书馆里,来来往往的读者比平日里更多。人们戴着口罩排着队,保持安全距离进进出出,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来回忙碌。

“在延津,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日渐流行的休闲方式。2019年,来县图书馆借阅、参观的读者达到23万多人次,图书外借近35万册次,而全县总人口才51万人。”谈起这些,延津县图书馆馆长范伟如数家珍:“这就是我们的人气嘛!”

延津县以农业为主,虽然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财政投入有限,但服务创新的力度无限。以延津县图书馆为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激活了公共图书馆的活力,延伸了阅读服务的半径,在当地营造了越来越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延津县图书馆也先后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和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做好公共文化服务,这个“县城小馆”有怎样的秘诀?

休闲悦读,从“库房”变为新文化地标

“原来的县图书馆就是个小仓库,放不了多少书,更没有给读者留下阅读的地方。”谈起过去,范伟感慨颇多,“这样的条件,坚持来看书的读者能有多少?”

2007年,延津县决定修建新的图书馆,范伟也道出多年来的观察和思考:“很多人觉得,图书馆不就是个藏书、借书、读书的地方吗,还能有啥服务?这忽略了人们对舒适、温馨的需求,图书馆要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

2010年,延津县图书馆新馆建成。建设伊始,延津县图书馆就在全省公共图书馆界率先提出“休闲阅读”概念,设立了两个休闲阅览室,内设90多个休闲座席和40多个座椅,室内光线柔和,特定时间还会播放轻音乐,也配备了空调、暖气,环境温馨舒适。

“图书馆过去像个‘库房’,夏天热冬天冷,借到书就想急着走,天气一不好就干脆不去了。”延津县第一高级中学的退休教师刘秋堂是个“书虫”,“如今我却在这里待不够,累了小憩、醒了读书,隔一段时间站起来活动活动,好不惬意!”刘秋堂说。

为了方便借阅,延津县图书馆还开通了数字图书馆业务、安装自助借还设备,并且建立了3D立体书屋,帮助孩子们体验立体式实景阅读。在专门设置的老年人和少儿阅览室里,则配备了不同高度和类型的桌椅,以适应不同年龄段读者的生理特点。盲人书架有专人打理,方便盲人借阅。

“阅读应该成为一种享受。”范伟说,图书馆新馆建成后,“已经成了延津县的一个新文化地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阅读、休闲。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推广阅读。俗话说爱屋及乌,我们这是‘爱馆及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