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试题资料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2022年国考申论经典论据-“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华图教育 | 2021-08-05 13:36

收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论据分析

  这句话出自《礼记·礼运篇》之《大道之行也》。《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的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四十九篇,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篇》开头部分中孔子的一段话,是为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止、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一个理想社会,所以才有了这番言论。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表达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构建诚信、共享、和睦、文明的社会氛围”“构建命运共同体”

  这样的观点。

  (2)经典论证文段(背诵)

  中国人珍爱和平,希望天下的人都能够同进于大道,共臻于大同。中国人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终极理想和崇高目标,并不简单地排斥和否定家国、民族、地域、宗教等种种差异性和特殊性对于世人身份认同和寄托其归属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但在终极理想的意义上,又总是期望能够化天下为一家、四海为兄弟,而使整个天下成为一个人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因为只有这样的“天下”,才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天下,才能像我们头上的星空和脚下的大地那样,真正激起和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永恒希望,真正拥有温暖和鼓舞人心的伟大力量。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