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申论

首页 > 湖北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以文明乡风助力脱贫攻坚

未知 | 2021-02-07 09:38

收藏

【小编说:当前扶贫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打赢脱贫攻坚战,除了投入钱财物,还要注重培育良好
的生活习惯和文明乡风,从思想上拔掉“穷根”,这是脱贫攻坚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能致富、不返贫的基
础所在。所以在扶贫过程中,既送温暖৾送文明;要给予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要帮助村民坚定帮扶信心,
要让群众以阳光的心态、文明的姿态,打赢这场战争,建设和享受到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近日采访发现,一些贫困村和群众受落后习俗掣肘,内生动力不足,离按期脱贫还有一定
距离。在乡村,不少群众因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引发重病、大病、慢性病而致贫;有
的因懒惰、赌博等恶习致贫;因高价彩礼、重金厚丧致贫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首段列举出在乡
村存在的一系列不文明现象,以案例引出话题。其实本段提到的问题,在 2011 年地市级申论材料中有所提
਀,这提醒我们在平时要留心素材的积累】
乡风习俗是一个地域的生活文化,是农村精神家园的底色。【关于乡风重要性的阐述,可直
接积累】乡风好不好,直接影响着村民对待生活、家庭、社会和自然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是
村民处理当下与未来关系的习惯性依据。移风易俗、涵养乡风文明,也是脱贫攻坚面临的重大
课题,是能致富、不返贫的基础所在。也可以说,在全面小康的路上,不仅要让群众“住上好
房子,过上好日子”,还要“个人养成好习惯,乡村形成好风气”。【本段阐述乡风对于脱贫攻
坚的意义所在。精神对于人的行动所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目的就在于改
变那些落后的想法,增强群众脱贫的主动性。】
打赢脱贫攻坚战,除了投入钱财物,还要注重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和文明乡风,勇于向陋习
开刀。【论点,脱贫要特别注意“破旧立新”】一段时间内,一些地方只关心硬件投入,不关心群
众的精神生活;在“增收入”“富口袋”上想的办法多,而在“富脑袋”“健精神”上投入不
足。扶贫脱贫不是图个表面光鲜,物质层面的“输血”更不是制胜法宝。如何激发群众脱贫致
富的积极性极为关键,这离不开文明乡风在鼓励勤劳奋斗、追求健康向上等方面的带动作用。
【同是强调“文明乡风”的重要性,本段与上段不同,不是正面阐述,而是从问题入手,从必要性方面进
行强调。在我们实际大作文中,不建议像本文这样从两方面进行强调,有重复之感,只强调一方面(重要
性或必要性)就可以了】
政府是统筹脱贫攻坚与文明乡风建设的领导力量。【对策一,要发挥政府的力量】以青海省
为例,据统计全省因病因残因婚因丧致贫比例达到 32%。为了突出价值引领、突出家庭家教
家风建设,全省开展了创建“五星级文明户”活动,以爱党爱国、诚信守法、勤劳奉献、团结
风尚、卫生整洁为标准,达标一个即为一颗星,全部达标则为“五星级文明户”。通过创建工
作和典型引路,在弘扬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扶贫济困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倡导现代文明理念
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有力推动了文明乡风的生成,激发了贫困群众奋发脱贫的热
情。【除了本段中提到的这种“五星文明户”活动,还有一些诸如“最美家庭、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
妇”等评先树优活动,可以起到正向鼓励作用】
也要看到,如果没有群众的主动意识,向不良习俗和风气开战,恐难以持续有效。【对策
二,作为当事人的群众要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这何尝不是“治贫先治愚”?换言之,首先要帮贫
困农民把主动脱贫的志气“扶”起来,正所谓“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
成”。【此话为曾国藩所说,意思是“坚定他的意志,折磨他的心智,锻炼他的体魄,这样的话不论大小
的事情,都能够成功的”,在这里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倘若缺乏主动脱贫之志,不摒弃陈规陋习、奢
靡懒惰、邻里攀比之风,即便有众多社会力量帮扶,也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功亏一篑。同时,
村规民约亦是不可忽视的约束力量。涵养文明乡风,需要结合实际建立并完善村规民约,以便
遏制打牌赌博、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歪风,让贫困家庭卸下“人情包袱”。【很多乡村都开展
了“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成立“红白理事会”,目的就在于通过外界干预,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作文中经常会见到的表达,用来ਃ映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直接积累】文明乡风重在实践,重在养成。在此过程中,农民是主体,关键在支部。尤其当前
大量干部坚守脱贫攻坚一线,既要送温暖,又要送文明;既做涵养文明乡风的使者,又要心贴
心、面对面地帮助贫困群众坚定脱贫信心。让文明乡风真正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于润物细无
声中铺展一幅“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乡土画卷,需要共同努力。【结尾对帮扶干部提出
了要求,进行了展望】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