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申论

首页 > 湖北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

未知 | 2021-02-07 09:22

收藏

【小编说:“网络流行语”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传播程
度较高,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是由于“流行语”在人们日常交流中所占比重
日渐增大,所以它们的感情色彩、传达的含义对社会价值观导向有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
出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那么让流行语作为传播正能量的“主力军”则是十分必要的】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流行语热起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说出了
不少人对诗和远方的憧憬;体内爆发的“洪荒之力”,点燃了不少人挑战自我的“小宇
宙”;而“新四大发明”,更是带火了“秒杀”“刷脸”“抢红包”“高铁游”等一批
热词……这些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进步,也折射出人们的精神气质。
【案例式开头,分-总结构,先是列举了诸多流行词,最后进行定性——流行语同人们和社会的发
展情况息息相关】
语言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表达思想的手段,影响着人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论
点】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六名专业摄影师为同一个人拍摄肖像,拿到的却是不同
的身份资料,为了“准确传达”这样的信息,六张肖像照最终迥然不同。有时候,哪怕
只是一个语言标签,也容易让人先入为主,进而反作用于人的情绪和思想。从这个角度
看,一个语汇的背后,往往涉及一系列的价值判断。【本段进一步解释语言对人们强大的影
响力;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这在议论文中是非常常见的】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只是热衷于简单粗暴地“贴标签”,传递极端
的情绪、使用夸张的表达,渲染或消极、或焦虑的心态。这样的语汇如被滥用,难免给
社会心态造成不良影响。比如,有人用“杠精”来形容动辄抬杠的情形,可如果只是生
活上有不同看法、工作中提出改进意见就被如此称呼,岂不冤枉?又比如,有人用“积
极废人”指称那些爱给自己定目标但永远做不到的人,如果仅停留在揶揄或自嘲层面,
奋斗的意义又该如何安放?实际上,不论是“隐形贫困人口”还是“逃避性沮丧”或是
“口头学渣”,这些网络热词看似调侃,实际上却是用贴负面标签的方式传递着焦虑,
不经意间放大了一部分并没有那么大的负面情绪。【本段从反面进行论证,说明“负能量”
流行语会对社会心态产生消极影响。同之前强调的一样,论点最好出现在段首,比如本段的论点可
以概括为“负面流行语消磨生活正能量”。在语言使用上,本段在论证时采用了反问句式加强了语
气,在写作中我们如果适当的进行运用会让表达丰富起来。比如本期写过的二模作文“自由与秩序”,
在强调互联网秩序的重要性时,我们可以表达为“在网络空间,如果沉湎在互联网带来的自由中无
法自拔,而忽略了秩序的建立时,那么“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从何谈起?你我的权益又该如何保
障?”】
传播学里有个概念叫“沉默螺旋”,是说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处于少数或者容易
被批驳时,会选择沉默来防止被孤立。【可作为常识积累】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
对媒体的影响增大,有学者提出“反沉默螺旋”现象:曾经的“一己之见”“片面认识”
“表面意思”,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条件下,反而比以往更容易传播。一些网络流
行语,正是因为抓住了人们对困难际遇、负面情绪的代入感而走红一时。【这些网络流行
语流行的背后,是很多人搁置了自我意识、延缓了独立思考的现实】我们需要认识到,被情绪
裹挟的判断不会令人信服,被标签标注的生活无法让人热爱。更何况,正如短暂的阴雨
不能反映整年气候,一两个情绪化的热词,也不足以勾画我们生活与工作的全貌,更无
法给我们解决问题提供精神动力。【本段接上一段,分析了“负能量流行语”“流行起来”的
原因,最后给负面流行语定性:即使能流行开来,但由于对生活无益,存活时间注定不会长久】
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会不会吸引眼球、是不是引人发笑,而在于有没有创造
出社会价值、能不能经历时间的沉淀。【指出能推动社会进步的网络热词才会有生命力】
“任性”一词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剑指权力使用乱象;到“APEC 蓝”来之不易,成为
环保重要目标;再到“工匠精神”热度不减,一系列利好举措出台……【都是正能量流行
语的例子,可以积累】这些经久不衰的流行语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在于兼具了有效、有
用、有趣的属性,既反映时代又推动时代的改变。而那些价值导向负面的流行语,终难
逃昙花一现的命运,在大浪淘沙之后被人遗忘。【本段从正面论证,强调正能量的流行语才
能长久的口口相传】
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个体户”,到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下海”,再到 21 世纪
之后网络技术带来的新词大爆发,再热极一时的流行语,也都要经历从广泛流传、不断
打磨到沉淀结晶的过程,最终成为时代的一种书写。如果把语言比喻成一座城市,那么
这些沉淀下来的流行语就是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从热词中驱散负能量的寒霜,让流
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才能让这座语言的花园更美丽、这个语言的城市更繁荣。【结
尾点题,并且给出展望——“流行语中去掉负能量,多些正能量”;最后一句的比喻很精彩,可以
积累】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