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精准扶贫主题的时评,近些日子各地对口帮扶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
怎么帮扶才精准,才能避免面子工程,才能防止出现“一阵风”问题?我们从这篇文章来看一看。本文的
标题形式也算是“方式+目的”的形式,观点一目了然。】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部分地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遭“冷遇”。面对东部
地区的热情帮扶,一些贫困地区计算了投入产出比后,不愿、不敢接纳部分帮扶项目。这种情
况尽管属于少数,但不可忽视。【开头第一段以当前对口帮扶中存在的问题引出话题,这也是我们常
用的引题方式,这种开头形式以小见大,基本上申论主题,尤其是与社会问题关联比较大的话题,比较适
用。】
东西部扶贫协作始于 1996 年,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20
多年来的结对牵手,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令西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扶贫开发
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温暖的“中国故事”。世界银行和国外反贫困研究领域的一些学者,对
东西部对口帮扶这一战略决策兴趣浓厚。在他们看来,这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和管理体制优越
性。同时,时代在发展,对口帮扶也面临发展创新的课题,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将对口帮扶
视为“甜蜜的负担”,提醒我们,让“供给”与“需求”良好对接,还须细化、完善、创新帮
扶机制。【开头第二段简单分析对口帮扶的发展情况,进而引出观点。大家着重看一下作者在提出观点时
的表述方法“同时,时代在发展,XX 也面临着 XX 新课题,尤其是,+具体例子,提醒我们,……(文章观
点)”这个表述模式可以借鉴。很多同学喜欢在开头用“因此”“所以”这种结论性连接词来抛出观点,
可以是可以,但是在开头就已经得出结论的话,咱们下面还干嘛写那么多去论证呢?可以稍微灵活一些,
用“可见”“可以看出”“这提醒我们”“这为我们指出了方向”“这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等等表述
来作为观点引出词,会更自然。这段里面的几个比喻表达,如“中国故事”“甜蜜负担”可以学习使用。】
对口帮扶,“对口”是前提。支援项目要与当地需求、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相匹配,才能
避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些贫困地区的自身条件有限,如果人力、物力、
资源、产业等要素跟不上,支援项目再好也只能望洋兴叹;还有一些贫困地区需要的是“雪中
送炭”的项目,送来的却是“锦上添花”的支援,供需错位反而会延迟贫困地区的脱贫时间。
这类对口帮扶遭冷遇也在情理之中,需要双方深入细致地把前期工作做好,才能把握好供需关
系,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第三段是文章第一个分论点,分析对口帮扶的前提是要“对口”。
在论证上,作者先分析了“对口”的必要性,然后通过正ਃ对比进一步作证为什么要对口帮扶,在这一段
的结尾通过对策收尾,让论证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成功落地。这一段的论证思路很值得大家学习,趁着热
乎,大家可以回头复习一下四模,在分析如何“当简勿繁”“当繁勿简”的时候,可以借鉴一下这个思路
去整理,大家可以试一试哦~】
供需错位,还表现为项目难度与当地扶贫干部能力、态度不匹配。有些帮扶项目是挺好,
但对于贫困地区的基层干部来说,实施周期长,完成难度大。面向 2020 年,脱贫时间紧迫,
他们担心如果不能按时完成项目,将影响扶贫工作的考核验收。一旦“与其干不好还不如不干”
的思想占了上风,就会宁要简单易做、短期有效的项目,而不愿或不敢选择颇具挑战、着眼长
远的项目。这样一来,大项目不敢接、好项目留不住,就会错失贫困地区来之不易的脱贫良机。
【第四段是文章第二个分论点,分析不对口的第二个问题,即扶贫干部工作作风问题。这一段的论证思路
৾稍有不同,先具体分析了为什么现在很多扶贫干部不敢干事,然后顺承分析这种现象的危害性。论证内
容比较具体,大家可以理清里面的问题,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知道可以从“人”的角度去分析。】
新时期东西部扶贫协作参与主体多、帮扶链条长、协作范围广、目标要求高,上一个阶段
制定的政策可能不适应现阶段工作的需要。比如,国家适时调整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关系,并
相应调整帮扶工作的内容和导向,如果被帮扶地区跟不上节奏,就难以保证优质项目引得进来、
落得了地。及时调整具体政策,才能打通对口帮扶的全通道,实现以东部之优补西部之短,以
先发优势促后发效应。【第五段分析为什么要改进对口帮扶,以如何做。这一段与前面两段形成因果
联系,也就是因为当前对口帮扶中存在了诸多问题,所以需要我们时调整政策,改进帮扶手段。如果作
为申论文章,最好能在段首句中把这一段的主旨明确写出来,形成观点+论证的模式,一是可以让观点更加
明了,节省阅卷老师找观点的时间,二是能让自己在组织论证内容的时候,有提纲挈领的感觉,不容易跑
题。】
22 年前,由福建和宁夏两省区共建的闽宁村,如今已成闽宁镇,群众的人均收入差不多
涨了 20 倍,且在该镇的带动下,孵化出大量闽宁示范村和闽宁协作移民新村。深度挖掘、精
准匹配供需,从单向扶贫到产业对接,从经济援助到多领域深度合作,这种“宁夏所需,福建
所能”的协作状态,也是在实践中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写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的大文
章,不妨深入研究“闽宁模式”等成功案例的启示。【第六段用闽宁村实例说明对口帮扶新模式的
重要意义。大家要注意,作为时评,这么写没问题,而且很具体,但是如果作为我们的申论作文的话,尽
量不要一个例子一段。这一段里的闽宁村大家可以作为素材积累】
由此看来,把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好事办好,关键还在“精准”二字。用“放大镜”精准捕
捉扶贫协作点,以“显微镜”精准诊断对口帮扶点,拿“望远镜”精准瞄向持续发展点,【“放
大镜”“显微镜”“望远镜”这几个比喻词可以积累一下】才能确保东部地区各项扶贫协作资源,都
能被西部贫困地区接得住、用得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结尾进行提升,类似的
帮扶问题,大家有这个意识,去联系脱贫攻坚战、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