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民生福祉类指标占比在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聚焦“十四五”阶段性任务,紧紧围绕“六个新”目标要求,“十四五”规划纲要设置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5大类20个主要指标。这其中,民生福祉类指标有7个,占比超过1/3,是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的。
“在其他主要指标整体‘瘦身’的同时,民生指标不降反升,是对民生期盼的回应,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刘元春说。
看就业。“十四五”时期,我国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看收入。我国将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要基本同步,完善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
看教育。我国将持续改善教育基础薄弱县、人口流入地和农村地区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000所以上;新建改扩建2万所幼儿园,增加普惠性幼儿园学位400万个以上,努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0%以上;支持100所中西部本科高校建设,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
看医疗。“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完善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医疗服务体系,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提高到3.2人、注册护士数提高到3.8人。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积极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使用改革,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看社保。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失业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做到“应保尽保”。
看养老育幼。“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将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多措并举扩大养老机构床位供给,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由目前的1.8个提高到4.5个。
“这些指标覆盖了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各民生领域,充分体现了把改善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胡祖才说,“十四五”规划纲要注重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使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