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申论

首页 > 湖北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用流行味唱出中国风

未知 | 2021-02-07 09:18

收藏

【小编说:从方文山那些洋溢着中国风采的作品,到网络世界里充斥的 Chinese-Pop,相信大家对古风
都不陌生。但是,对于古风一直有着两种不同的声音,它是温润内敛的存在、中国元素的代名词,同时也
被扣上为赋新词强说愁、抄袭跟风的帽子。这篇文章较为理性的分析了古风发展的背景以及对于古风的态
度,一起来看一下。】
一段时间以来,词曲都带有浓厚中国韵味的“古风音乐”渐渐走红。“香叶嫩芽,竹炉沸
翠汤,此夜更漏犹长”,唱出了茶叶的芬芳清爽;“着笔众生相,诸色琳琅,水袖纷扬,进退
自循章”,道尽京剧的程式与行当……当雅致的文字被谱成唯美的歌曲,诗词歌赋的意象,文
人墨客的掌故,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人们耳边。人们发现: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
开方式”。【开头部分引用几句古风歌词,词句的意境感、历史的飘逸感、浓郁的传统感扑面而来,同时
引出古风音乐与传统文化这两个关键词。】
虽说是古风,却处处有新意。从十几年前贴吧的古风填词、游戏论坛的配乐翻唱,古风音
乐在产生初期就有着网络的色彩。自发创作的歌曲层出不穷,专职、兼职的“古风圈大神”不
断涌现,印证着开放的音乐创作从不缺乏灵感。纵览这股潮流,无论是音频直播,还是网络大
赛,音乐的呈现方式始终紧跟潮流;无论是众筹专辑,还是网络付费,新生业态助推“古风”
刮得更远。而 95 后甚至 00 后的“新人”,也顺理成章地变为古风音乐的主要受众。【分析段
1,古风为何发展?古风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环境,更是一直沿着潮流前进,保持新意。】
从线上走到线下,从虚拟世界中的 ID 变成现实生活里的“大咖”,古风音乐诞生之初应
声寥寥,如今因何吸引无数“粉丝”?这背后,除了网络平台推波助澜、热门影视剧带动热点,
优质歌曲本身才是主因。传统文化的宝藏取之不尽,诗词、戏曲、建筑无不可入词;而《论语》
的人伦日用,《山海经》的神奇诡谲,在现代语言的刻画下,艰涩的文字变得可触可感,“过
时”的岁月重新应时当令。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小众爱好也可大众
化。【分析段 2,古风为何发展?古风热潮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吸引,是内容至上的坚持。】
事实上,除了古风音乐,宽衣博带的古风服饰,裙袂飘飘的古风舞蹈,野菜浊酒的古风饮
食,甚至弹琴对弈的古风生活,都获得了不少拥趸。或是对快节奏生活疲惫厌倦,或是被古典
之美深深折服,选择古风,也是对华夏文明的归属与认同。年轻人钟爱的文化产品,绝非都是
舶来品,绝非只有叛逆,古风音乐作为传统与现代的奇妙契合,恰恰证明了年轻人的文化创造
力。【分析段 3,古风为何发展?不仅是歌曲,还有周边产品,都代表着年轻群体对生活的态度与文化的
认同。在以后谈传统文化、舶来品话题的时候,古风深受中国年轻人喜爱这个点可以作为论证素材。】
但“古风”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集合,内涵也需要甄别。先秦诸子是古,魏晋风骨是古,
宣德红釉成化斗彩是古,八大山人桐城古文也是古,到底哪一阶段应该蔚然成“风”?其实,
古风不同于古史。后者讲究准确,前者但求神似。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
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构。所以,有的作品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语
境,夹杂了神怪小说、玄幻游戏,甚至无病呻吟的爱情故事、堆砌辞藻的“大杂烩”时有出现。
换句话说,“古风”走红,鱼目混珠的作品也就有了可乘之机,尤须受众提高鉴别力。【对策
段 1,古风需要边界,内涵亦需甄别。我们需要的不是矫揉造作的歌词与打着古风旗号的模仿,少一些跟风、
少一些浮躁,多一份沉淀,多一份情怀。】
在琵琶古筝中加入键盘贝司,点缀几句西皮二黄后仍以流行通俗唱法为主,归根结底,古
风音乐虽有古意,却是流行文化的产物。在传承的路上,相比国宝因明星演绎广为人知,文物
因文创产品重焕光芒,文学艺术类非遗的古今联手、新旧转换更显不易。面对又想让人看,又
怕变了味的传承困境,京剧恢复“骨子老戏”、博物馆复原编钟音乐是“复古如古”“修旧如
旧”,古风音乐则是“古为今用”“貌古神新”。两种模式,实际上是两种选择:是挖掘鲜为
人知的旧作,还是用全新的叙事重塑往昔?【对策段 2,把握好流行与古风的关系。答案被写在了结
尾中作为总结,二者非此即彼,相互影响。】
答案并不是非此即彼。古风音乐的思路值得我们借鉴:一边探索全新的风格,一边播撒传
统的种子。当心中的种子生根芽,对传发统萌发兴趣,他们会自觉地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听
完时尚的“古风”,自然会聆听古乐、古曲的本真。【一边探索全新风格,一边播散传统的种子,
这才是古风歌曲发展的奥义。】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