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申论

首页 > 湖北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让我们的城市充满温度

未知 | 2021-02-06 10:41

收藏

【小编说:城市的温度与气度从何而来?答案很明确,那就是始终用心关注人的需求。之前分享过一
篇街头文化的时评,讲的是城市文化管理应有温度,这篇题材主要围绕旧城改造的温情之处来谈,两篇可
以结合来看。】
前几天,笔者重访上海静安区大沽路石门一路拆违点,所见让人欣喜。这是片烟火气十足
的街角,曾几何时,私建的危棚简屋被当作餐饮店后厨和群租屋,电线蛛网密布,煤气罐随意
摆放,只够一个人通过的过道上满是泔水。如今拆违过后,这里像是“换了人间”,200 多平
方米的社区花园,让原来挤挤挨挨的老旧居民小区有了透气的地方。【拆违之前,脏堵乱差;拆
违过后,换了人间。一前一后的对比,为下文的暖心之举作铺垫。】
让人暖心的是,管理者特意用花坛为几家小食店分割出露天择菜洗菜操作台,让沿街小食
店能继续经营。沿街连片的小食店、水果店依然热闹兴旺,秩序井然。社区花园并不花哨,相
当注重实用性,正如街道干部所说,“安全隐患消除了,居住环境整洁了,馄饨面条小笼包子
还在,这就能好好过日子”。【几处管理细节描述,体现的是拆迁改造的良苦用心;“好好过日子”这
句朴实的话语展现的是对百姓的细微关怀。】 依法拆违,安全至上;适度修饰,背街小巷美如画;
人性化整治,方便百姓生活。正是这几条“要点”,收获了百姓的热情点赞【这几条要点把上
海静安这一违拆点的处理简要概括了出来,在依法安全违拆的基础之上,加以适度美化与人性化整治。】
什么是“绣花功夫”,怎样才算“精细化管理”,由此可以窥见一斑。城市管理有没有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往往就体现在这些细微处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修整中。【常听到以人为本、
人性化、绣花工夫、精细化管理这些表述,总觉得空洞,上海静安这一拆违点给出高分答案。】
在旧城改造这个共性话题上,各地面临的问题都不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城市
拆违、拆旧力度都很大。有些地方用力过猛,连同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和历史古建一道拆
除,让出空间给“钢筋水泥森林”。城市文化就此断裂,人们为城市失去了脉络肌理中沉淀的
历史而叹息。还有形式主义的问题——市容绿化美化、街道硬化亮化,在一些地方成了过度
追求“高大上”的形式主义问题的重灾区。笔者在某城市采访时注意到,原本修建了没几年的
街角花坛,如今又被推倒重修,使用的尽是高级建材,连草坪都被拔掉重植。【城市改造、管理
过程中的负面现象,可以作为笔面试素材积累。脉络机理中沉淀的历史被钢筋水泥森林替代,千城一面的
高大上建设在不断的推倒重修中丧失活力。】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是“翻烧饼”,而是需要以对文化
的敬畏、对生活的关怀,在因地制宜中找到最好的路径。【对文化敬畏、对生活关怀、找寻最好路
径,这都是不错的表达。】
不同需求之间的调节和平衡,同样是城市改造必须正视的问题。比如,许多地方老城区默
认潮汐式停车,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问题。老城区整治过程中取消夜间停车,虽然道路美
化了、路边花坛多起来了,可停车难反而更严重了。上海杨浦区的经验值得一提。他们创造性
地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聘请相关建筑设计、园林规划专家参与社区规划,着力解决停车难、
买菜难、健身难等实际问题。有了专业力量的支撑,项目规划努力将城市管理和人的需要科学
结合,为社区更新、改造、重塑注入更多温情。【用上海杨浦区社区规划师制度的例子,谈城市改
造中平衡各方需求的问题。以专业力量为支撑,将城市管理与人的需要科学结合,为社区的更新、改造、
重塑注入更多温情,说的真好。】
保护传统民居方见城市之美,完善公共服务方见城市之强,简约城市建设方见城市之成熟。
【这个句式不错,值得学习。】旧城整治,可以说最考验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只有小心翼翼地
规范修整,在不破坏城市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居民提供生活便利,提高生活品质,才
能在精细化管理中实现“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目标。【无论是上海杨浦区社区规
划还是大沽路石门一路拆违,回看城市治理的种种成功经验,无不立足于人的需求,也离不开精细化管理。】
“我们希望,2035 年的上海,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
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这样憧憬未来。【不
仅是上海,“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易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
始终是有温度的”,这同样也是每个城市的梦想。】城市由谁阅读,让谁漫步,又供谁休憩?当然是
在这个城市里的人。始终用心关照到人的需求,那才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点睛,关怀必须落
脚到人,方才让温度彰显。】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