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申论

首页 > 湖北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创作有童心,尤须添责任

未知 | 2021-02-07 09:13

收藏

【小编说: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时评是有关儿童图书创作的问题。因着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童书市
场又受到关注。本文的主题与童书创作相关,文章的标题很清晰地体现了文章观点,即童书创作既要有童
心,更要有责任。标题很对仗,大家可以学习仿写哦~】
如今,越来越多家长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成为
不少家长心中的大事。一本童书,不仅是给孩子打开一个未知的世界,更承载着父母的殷切之
心。给孩子买书,也成了父母们最舍得的投资,由此成就了童书市场的繁荣发展。当前,童书
已经成为图书零售市场中最大的细分市场,并且有数据显示,我国少儿阅读的年龄段还存在整
体前移的现象,0-6 岁少儿图书的销售占比不断提高。儿童接触图书的年龄越来越早,对童书
的需求越来越大,这预示着童书市场的巨大潜力,也见证着重视阅读、重视教育的理念愈加深
入人心。【开篇第一段引出话题,即童书阅读的重要性和巨大市场潜力,为下文论述为什么要重视童书创
作责任做铺垫。关于童书市场的繁荣,有人形容为:童书出版目前已进入“蓝海时代”。这种描述方式大
家可以学习。另根据 2017 年的数据,2017 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 803.2 亿元,其中童书占整个图书
零售市场的码洋比达到 24.64%,未来或仍会继续上升。这也说明童书市场潜力巨大,理应受到社会的关注。】
但是,在火热的童书市场背后,也潜藏着不少隐忧。近日,有媒体对当地的童书阅读情况
进行调查,发现在童书购买排行榜的前十名中,从 0-2 岁孩子喜欢的启蒙绘本,到适合 3-6
岁孩子阅读的故事图书,再到关注人文百科的科普读本,基本 90%以上都是外国图书。而不
少家长也感慨,现在孩子看的基本都是《大卫,不可以》《不一样的卡梅拉》《窗边的小豆豆》
等国外童书,可供选择的优质国产童书其实并不多。而 2013 年—2017 年某网站童书畅销榜
单前 1000 名中,原创品类与引进品类的比例也保持在 3:7。由此可见,引进图书在我国童书
市场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地位。【第二段开始反面论证,童书市场火热的背后所隐藏的隐忧。隐忧主要是
国外图书占比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童书市场的‘西餐’化现象”。此外,再给大家补充几个图书市场
面临的隐忧,一是跟风出版,二是“伪书”横行,三是盗版猖獗。一正一反之间,论证了童书市场面临的
一喜一忧,也正是喜忧参半的状态,这两段的内容,大家可以好好理解一下,作为素材积累。不管是对于
申论写作还是面试,都很有帮助。】
家长们更加青睐引进的国外童书,这其中可能有一些对国产童书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但也
确实从侧面提醒我们,当前在童书原创能力上的薄弱。这些年来,我国童书创作取得很大进步,
但原创队伍不足、优质内容缺乏、经典品牌较少的问题也仍然存在。这与我们起步较晚,在经
验积累、市场运作方面不够成熟有关,也与市场稍显浮躁的风气有关。当前,庞大的童书市场
产生的利润诱惑,让一些创作者放弃了对品质的追求,快产快销、批量化生产等,导致一些童
书出现同质化、标签化、成人化等问题。而网上流传的,童书作者“自己写出来的书不给自己
的孩子看”的话,也在无形中放大了不少家长对国产童书品质的焦虑。如何让孩子拥有高品质
的早期阅读?这是困扰不少家长的现实问题。【第三段分析了为什么家长们更加青睐国外童书。在论
证中,作者分析了当前我国童书创作上的问题,主要还是创作者责任感不足,导致家长对国产童书质量焦
虑。整个论证的逻辑很紧密,基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说明后果—得出结论的思路进行论证。在文
章末尾,作者也提出了疑问,即如何让孩子拥有高品质的早期阅读,为下文对策的提出做好铺垫。】
的确,孩童时期的阅读,会对一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好比鲁迅,在回忆童年时,仍然对
那本绘图的《山海经》念念不忘。因为童书里,承载着孩子们对这个世界丰富性最初的探索与
想象。而另一方面,孩童时期接触的书籍、玩具、动画等,也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童对
外界的认知,建构着儿童的社会性格,影响着他们未来的行为选择。因此,格林曾经说过,所
有童书都是预言书。也正是从这层意义出发,很多人担心如果大量引进外国图书,让孩子们的
精神餐桌上都是“西餐”,那些外国图书背后的行为逻辑与文化思维,会影响孩子们对自身传
统文化的认识。【第四段承接第三段,分析为什么家长会担心童书影响孩子成长。论证上,作者从国内
和国外两个方面列举了阅读影响人生的例子,道出现在人们“左右为难”的心情,既怕国产书质量不过关,
又担心“西餐”文化侵蚀孩子的传统认知。为难间,我们就得思考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下文的对策呼之欲
出。】
让孩子们从小对传统文化建立起更多的亲近感、信任感,亟待我们提高国产童书的原创能
力,在童书中包裹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近些年来,从在童书中注入更多中国元素,到对
传统故事进行重新创作,类似的探索,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也让童书成为了
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京剧猫》等原创绘本,将猫作为主角,来演绎京剧中
的经典剧目,颇受孩子们的欢迎。未来,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上更加丰富多样,我们就能
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精神营养。【第五段提出第一个对策,即在童书中包裹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
核。在论证中,举了《京剧猫》的例子进行佐证,大家可以积累一下这个小素材。另外,这段中“在 XX 中
包裹更多 XX 的内核”的表达,大家也可以学习一下哦。】
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深入地把握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审美趣味,通过简单的文本传递
给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对于情感的体悟、对于文化的关注。对于创作者来说,没有一颗宝贵
的童心,没有对孩子们的爱心,没有对艺术的进取之心,是很难创作出这样的优秀作品的。因
此,进一步提高童书原创能力,不仅需要我们的创作者在专业性上有更大的提升,更要在创作
的出发点上有更多的责任。【第六段提出第二个对策,即要深入地把握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审美趣味。在
论证中,作者用了“如果不…就会…”的句式,来说明这一做法的重要性,这种表达大家也需学会,另外
还有像“只有…才…”的表述,都可以用来讲明对策内容,并说明做法之意义。】
这正是:创作有童心,尤须添责任。【结尾很简洁,直接回扣了文章标题。这也是人民论坛评论
很有特点的结尾形式,大家可以学习用一下。】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